死亡率死亡率高达50%~90%的埃博拉病毒已导致非洲国家逾千人死亡。由于当前尚未找到病毒确切来源,也未研制出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给世界各国防控埃博拉疫情带来极大难度。
死亡率高达50%~90%的埃博拉病毒已导致非洲国家逾千人死亡。由于当前尚未找到病毒确切来源,也未研制出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给世界各国防控埃博拉疫情带来极大难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埃博拉病毒,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专家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面目,并且指出抗毒血清疗法可能对治疗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有效。
抗毒血清疗法或有效
面对“超级病毒”埃博拉肆意吞噬人类生命的现实,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介绍,埃博拉病毒虽然凶狠,但逃不出传染病病毒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和麻疹、白喉等众多传染病家族成员一样,入侵人体后,先霸占淋巴细胞,再攻占肝、脾两大脏器,最终彻底破坏各个脏器功能,摧毁免疫系统。
陈菊梅指出,抗毒血清疗法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其原理是将恢复期患者或动物已被免疫的抗毒血清注射到相应疾病的患者身上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疗法最早应用于1890年,当时德国军医贝林首次用羊的康复血清成功治愈了一名生命垂危的白喉患儿,为人类征服白喉传染病迈出了重要一步。贝林也因此获得了190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3年因救治北京市首批输入SARS患者,302医院原专家组成员姜素椿不幸被SARS病毒感染,注射康复患者血清20天后,他的身体恢复健康。
作为抗毒血清疗法的实践者,姜素椿说:“传染病恢复期患者体内消灭病毒的同时,免疫系统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不仅能产生抗体,还能生成一部分记忆细胞。它们会随着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循环到达血液,存在于血清中,这种血清就是‘抗毒血清’。将其打入同病种传染病患者体内后,抗毒血清能发挥‘雷达’的作用,识别病毒并不断分裂,随后产生大量抗体,最终彻底消灭病毒。”
陈菊梅、姜素椿都建议:由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患者治愈率非常低,所以医务人员可以从感染埃博拉病毒并且康复的马、羊等动物身上提取康复血清,输注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体内,可能对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有一定效果。但治疗时必须计算好静脉注射用量,要做过敏试验,并且警惕有血清病发生。
隔离与防护是关键
鉴于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专家建议,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只要控制疫情到位,埃博拉病毒并非不可防、不可控。
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制专家咨询小组成员、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指出,埃博拉出血热临床早期症状无特殊性,应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相鉴别。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当病人出现脱水时,需要利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实施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重症病人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为便于控制病毒传播,怀疑或者确认患有该病的病人应当与其他病人隔离开来,并由采取了感染控制严格防护措施的卫生工作者对其施治。”302医院感染性疾病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说。
此外,从非洲回来的人员要进行严格检疫,有过疾病接触史的人员要实施隔离观察,以控制传染源。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当然,各级医疗机构要提前进行培训,做好防护演练。医护人员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遇到可疑病例要高度防护,尤其是收治疑似病例的,更要严格做好防护,包括病房的设施、医疗条件、个人防护等。
同时,专家还提醒,民众也要提高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当前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去疫区活动,如果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接触病人,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也不要处理动物生肉。
据了解,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
专家建议,尽管埃博拉病毒目前在我国尚无确诊病例,但作为一种流行性出血热,仍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建议国家增加对出血热和出血性疾病的科研立项,加紧研制预防性疫苗。
相关阅读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被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由此得名。
埃博拉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的传染风险小。一旦发病,发展十分迅速,患者会出现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据统计,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万至100万个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喷出的一点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有一定可能性,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此外,埃博拉病毒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或结膜等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和性接触传播。
对埃博拉病毒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可通过基因扩增和病毒培养来确诊,用基因扩增技术可以检测出患者血液中的埃博拉特异性片段,通过病毒培养就可以分离培养出患者血液中埃博拉病毒。
该病毒确诊还可以通过检测血清抗埃博拉病毒lgM抗体(发病后2~9日出现,可持续1~6个月时间)、抗埃博拉病毒lgG,同时,检测血液或体液中埃博拉病毒RNA和血清埃博拉病毒抗原,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
该病毒确诊还可以通过检测血清抗埃博拉病毒lgM抗体(发病后2~9日出现,可持续1~6个月时间)、抗埃博拉病毒lgG,同时,检测血液或体液中埃博拉病毒RNA和血清埃博拉病毒抗原,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高达50%~90%的埃博拉病毒已导致非洲国家逾千人死亡。由于当前尚未找到病毒确切来源,也未研制出预防疫苗和治疗药物,给世界各国防控埃博拉疫情带来极大难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埃博拉病毒,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专家介绍了埃博拉病毒的真实面目,并且指出抗毒血清疗法可能对治疗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有效。
抗毒血清疗法或有效
面对“超级病毒”埃博拉肆意吞噬人类生命的现实,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介绍,埃博拉病毒虽然凶狠,但逃不出传染病病毒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和麻疹、白喉等众多传染病家族成员一样,入侵人体后,先霸占淋巴细胞,再攻占肝、脾两大脏器,最终彻底破坏各个脏器功能,摧毁免疫系统。
陈菊梅指出,抗毒血清疗法是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其原理是将恢复期患者或动物已被免疫的抗毒血清注射到相应疾病的患者身上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疗法最早应用于1890年,当时德国军医贝林首次用羊的康复血清成功治愈了一名生命垂危的白喉患儿,为人类征服白喉传染病迈出了重要一步。贝林也因此获得了190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03年因救治北京市首批输入SARS患者,302医院原专家组成员姜素椿不幸被SARS病毒感染,注射康复患者血清20天后,他的身体恢复健康。
作为抗毒血清疗法的实践者,姜素椿说:“传染病恢复期患者体内消灭病毒的同时,免疫系统会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不仅能产生抗体,还能生成一部分记忆细胞。它们会随着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循环到达血液,存在于血清中,这种血清就是‘抗毒血清’。将其打入同病种传染病患者体内后,抗毒血清能发挥‘雷达’的作用,识别病毒并不断分裂,随后产生大量抗体,最终彻底消灭病毒。”
陈菊梅、姜素椿都建议:由于埃博拉病毒出血热患者治愈率非常低,所以医务人员可以从感染埃博拉病毒并且康复的马、羊等动物身上提取康复血清,输注入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体内,可能对治疗埃博拉出血热有一定效果。但治疗时必须计算好静脉注射用量,要做过敏试验,并且警惕有血清病发生。
隔离与防护是关键
鉴于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专家建议,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只要控制疫情到位,埃博拉病毒并非不可防、不可控。
军队处置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制专家咨询小组成员、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指出,埃博拉出血热临床早期症状无特殊性,应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相鉴别。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当病人出现脱水时,需要利用含有电解质的液体实施静脉输液或口服补液。重症病人需要获得重症支持治疗。为便于控制病毒传播,怀疑或者确认患有该病的病人应当与其他病人隔离开来,并由采取了感染控制严格防护措施的卫生工作者对其施治。”302医院感染性疾病与研究中心副主任秦恩强说。
此外,从非洲回来的人员要进行严格检疫,有过疾病接触史的人员要实施隔离观察,以控制传染源。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当然,各级医疗机构要提前进行培训,做好防护演练。医护人员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遇到可疑病例要高度防护,尤其是收治疑似病例的,更要严格做好防护,包括病房的设施、医疗条件、个人防护等。
同时,专家还提醒,民众也要提高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当前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去疫区活动,如果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接触病人,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也不要处理动物生肉。
据了解,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
专家建议,尽管埃博拉病毒目前在我国尚无确诊病例,但作为一种流行性出血热,仍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建议国家增加对出血热和出血性疾病的科研立项,加紧研制预防性疫苗。
相关阅读
埃博拉病毒,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1976年,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被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由此得名。
埃博拉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的传染风险小。一旦发病,发展十分迅速,患者会出现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
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据统计,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万至100万个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喷出的一点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有一定可能性,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此外,埃博拉病毒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或结膜等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和性接触传播。
对埃博拉病毒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可通过基因扩增和病毒培养来确诊,用基因扩增技术可以检测出患者血液中的埃博拉特异性片段,通过病毒培养就可以分离培养出患者血液中埃博拉病毒。
该病毒确诊还可以通过检测血清抗埃博拉病毒lgM抗体(发病后2~9日出现,可持续1~6个月时间)、抗埃博拉病毒lgG,同时,检测血液或体液中埃博拉病毒RNA和血清埃博拉病毒抗原,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分离培养与鉴定。